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西渡归来盼召见,幽居茅屋诉衷肠

   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或许翻译更给力点的话,抑或自己法语学得精致了,故事要精彩得多。
偶然间在书架上发现它,完全是被标题吸引了——《乾隆遗子与拿破仑》——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后来看序,才知道这不过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意淫文罢了。乾隆大帝一生风流、阅女无数,自然留下不少私生子,主角君昱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生长在热河这个小地方,君昱的志向却是一直等待“宫中那个人”的召见。怎想到那是个马戈尔尼竟敢决绝行跪礼的时代,君昱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按照老乾隆的指示,他跟传教士学英语,这一等就是二十年。终于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他接受了“兄弟”嘉庆的召见,带了盘缠就立马上了去伦敦的货轮。船上的君昱无依无靠,所带银子也全部被英国水手偷走,船长顺势就把他卖到了圣赫勒拿,后来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会英语的华人,就把他派去服侍被关押的拿破仑。拿破仑死后,君昱为他守了二十年的陵,最终回到热河。
作者勒内·韩说:1995年,我读了法国19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夏多布里昂的遗著《墓外回忆录》全书;从有关拿破仑被囚于圣赫勒拿岛的章节之中,透过一些段落,我发现这位法国皇帝流放期间身边曾有过中国仆人;于是,我又读了拿破仑放逐孤岛的陪伴者之一拉斯卡斯所写的《圣赫勒拿岛备忘录》,书中也言及岛上英国总督曾向拿破仑派去中国奴仆一事,我便摘录了有关叙述;我还翻阅了其他同样主题的著作,但其中对流落这个南大西洋小岛的华人奴隶似乎没有更多、更具体的记载。这是他写这篇小说的原因,也是抒发自己拥有中国血统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法兰西人的情怀。
不像《绿房子》那样,这是一本近乎鸡肋的书,平淡无味,最打动人的无非是包含满汉关系的谨慎的师徒情和一种淡淡的思乡情。它不是穿越文,太没有噱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意淫文,不够天马行空。但那又怎样?每一本书都是好书。
书里的拿破仑虽说笔墨不多,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在那个傲慢与偏见的时代里,一个未遂皇帝还有这等胸襟,也难怪是一个富于魅力的人。

PS:勒内·韩他爸是韩涵,我勒个去!!!坑爹呢……
PPS:话说张梦蕙你在哪里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